The more know the more need to learn.

《尘劫——知青畅想曲》 读后感

Posted on By Green_m


《尘劫——知青畅想曲》 读后感

看完了tk之前微博提到的书,《尘劫——知青畅想曲》,心里久久不能平静。我之前对这段近代历史上声势浩大的一场也只是有所耳闻,亲历者提到该段经历时或多或少不免觉得痛苦甚至是绝望。 在听到这本书是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时候,一下就点燃了我的兴趣,决定买回来读读。主要是想看看后来的官方是如何评价这段历史的。

开篇该书写到,1969年1-2月,仅两个月时间就有155.6万人下乡落户。到年底,全国共下乡267.33万人,加上1967、1968年下乡人数达到467万人。以及介绍了全国各地各个建设兵团的资料情况。

而第一章打开让我差点弃掉这本书,全是统计性质的数字和描述,让人以为看的不是纪实类型的文学,而是干瘪的论文一样的东西。 而其中表现出来的号召力,如仅仅只凭一声口号,就能够调动起如此浩大的群众力量集中搞生产抓建设,这倒是很具有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,也像是党史出版社会出版的东西。

往后看才发现,除开第一章,后面再也没有类似的风格描述了。除了第一章勉强算得上是总结和肯定知青运动的取得的成绩和进步,剩下的二十多章,基本全部都在以小人物的视角,倾述着知青运动带来的痛苦和伤害。与后面的二十多章内容对比,反而显得第一章的重要性: 这些写出来的遭遇仅仅是发生在几十个普通人身上,而这十年间一共导致了四百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……

而第一章也介绍了知青们所在的生产建设兵团的组织结构,他们主要被现役军人领导着。也为后面的冲突和悲剧写好了背景。

正如书名一样,尘劫,时代的一粒尘,个人的一座山。

本书从第二章开始,以真实的一个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为例,每一章一个主题,讲诉整个知青时代的故事。从定下来知青们准备背井离乡,个个“泪别父母天涯海角”,然后喊着口号面朝黄土背朝天,甚至不怕苦不怕死,个个累出一身毛病。苦点累点也就算了,还要“一颗红心忠字曲”,时刻坚持阶级斗争。知青们遭受的苦难与折磨包括但不限于:严重营养不良,强奸,滥用私刑,被迫下降给当地农民,写情书,谈恋爱被批斗甚至火灾等因公殉职。

在所有的摧残迫害知青案件中,奸污女知青的比例重大,占60~70%以上,有的竟高达90%。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第八期会议简报上我们可以看到:辽宁省1968年至1973年,共发生摧残知青和奸污女知青案件 3400 多起,四川省 3296 起。

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这段,摘录如下:

    那“烂脏”穿的自然是破破烂烂了,脸上却比高里塬人有着更多、更深的折皱,手上有着更多的伤痕、老茧和粗硬的皮。不过他的身材却很魁梧,看来不像是游手好闲的懒汉。 边东子与他们打过交道,说话时,那些人似乎听不懂他的北京话,只是看着他发呆。
    边东子最关心的还是对方的身份,紧问: “你是什么成分,哪里来的?” 看对方不说话,他又不耐烦地问了一遍。
    这回,对方似乎是听懂了,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一张证明来,那是一封公社开的证明信:
    “兹有我公社某某某,贫农成分,出外要饭,特此证明。”
    这张信纸上头有红字印的公社名称,信纸下头有圆圆的大红公章,看上去似乎无可挑剔。
    在那时候,边东子与别人一样,他的心目中这代表一级政权的大红公章,具有足够的权威,她威严、神圣,甚至叫人敬畏,谁想到它竟然被用来开要饭的证明,而这要饭的人本该是受它保护的。
    都说“烂脏”不要熟食,因为熟食搁不住。可这天,边东子看到村里有个婆姨手里拿个贴饼子问:“这,要不?”
    那位“烂脏”想了想说,“要咯。”说着拿出个旧毛巾作的小口袋,把那块贴饼子搁进去。在这时,边东子瞧见那旧毛巾上隐隐有一行字,上面写着:“植树造林模范将”。
    他心里一震,指指对方手中的毛巾口袋问:”这是你的?“
    那汉子点点头。
    边东子不由得大惑不解:”你怎么会要饭呢?“
    那汉子看看他,张了张嘴想说什么,可终于没有说。
        

/styles/images/snort/p1.png

”说出吞下一个铁盒的事实“:

    好几年没见了,忻医生打量着面前的叶莹莹,发觉她变化很大,头发间居然已经有好几缕十分触目的白发了。 当年的漂亮姑娘不见了,那身衣衫也极普通,蓝底小白花的短袖衬衫上,只松开最上面的那粒旧纽扣,下面穿一条突不出臀部的盖过双膝的直筒裙,一双式样和颜色只配作处理品的灰凉鞋。作为一个姑娘,这一身衣着普通得等于没有看到。
    “你哪里不舒服?”
    叶莹莹用手指了指喉咙下面,声音哆嗦地说:”这……这里很不好过。“
    ”食道有异物!“ X光机前的忻医生肯定地说。
    叶莹莹呆呆地没有吭声。
    “你吞进去的到底是什么?” 忻医生的眼珠转都没转。
    “忻医生, 你就证明我是恶性肿瘤把! 我要作为知青病退……” 叶莹莹递过病历卡,“扑通”一声跪倒在打蜡地板上。
    忻医生把她扶起来,让她坐在靠椅上:“叶莹莹,我对你还是了解的,你吃过苦,受过罪,在忻医生面前,你不要怕,你对我要直说啊……”
    叶莹莹抖动着枯槁的头发,望着忻医生,说出了她的秘密:”忻医生,不瞒你说,我吞下了友谊牌油脂的盒盖……“
    忻医生大惊,望着这位神色沮然的女知青说:”你何必吞呢?你的前途很好,听说是未来的宣传部副部长……“
    叶莹莹赶忙用冰冷的手指捂住了忻医生的嘴唇,忻医生吸到了她受伤咸咸的泪水。叶莹莹苦笑了一下,缓缓启开嘴,从下排齿的右边解开结头,用一根细细的尼龙绳把铝片拉了出来,有五分钱币那样大的薄铝片上,带着斑斑血丝,然后,她便昏倒在面粉袋旁……

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,不管因为什么原因,如果还指望回到那样的一个上山下乡剥夺人受教育和自由的时代,或者想再来一次上山下乡的运动,那一定是焉坏焉坏的。我想引用第十七章的开头来做一个总结:

    当过知青的人, 对于亲身经历的那一段生活,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苦涩的记忆,而对他们中间的一些人来说,如果仅仅是灵与肉的磨难,随着时间的流逝,创伤会慢慢抚平,谁也不会再今天平和的日子里再去温热那杯苦酒。
    可是如果当年的苦酒中曾有屈辱的泪水渗入,那么,无论过去多少年月,这心中的堡垒也难以消融。因为人的尊严的泯灭,那是世界上最混沌的黑暗,即使是死者,也会在坟墓中睁开期待的双眼,企求着无法恢复的公正。
    在逝去的那段岁月里,在一些曾经欢蹦乱跳地走向青春之路,有志于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的年轻人,无畏地付出了生命代价,或是当他们的身上因种种原因,留存下耻辱与创伤的印痕,我们还能说,过去的就让他过去把,这样一句轻飘飘的台词吗?
    死者长已矣,生者长戚戚。一个悲剧的年代终于过去,其最大的遗产又是什么呢? 是教训,抑或其他?